一、作为支轴国家的印度尼西亚
早在1999年,美国历史学家和战略家保罗.肯尼迪呼吁美国关注那些其作用至关重要、其命运决定性影响区域乃至国际稳定的“支轴国家”。布热津斯基也将全球战略大棋盘上发挥最重要作用的若干国家界定为棋手和支轴国家。印度尼西亚就是保罗.肯尼迪和布热津斯基眼中的战略支轴国家。
这个国家在地缘经济、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上的重要性至少体现在如下方面:
首先它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国,1997和2008年两次金融危机之前保持了较长时间年均5%以上的经济增长,是东盟国家中经济规模最大的国家,庞大的市场潜力对美国、日本和中国具有吸引力;
其次,它是东盟10国的领导者,也是东盟10国中唯一一个G20成员国,在政治和经济方面有着广泛的联系和影响力;
第三,它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交汇处,扼守南中国海和马六甲交通要道,具备特殊的地缘战略地位。如果能够有效解决或处理国内宗教和种族矛盾以及国内政治中其他问题,印尼在区域经济整合中能够发挥的作用无可限量。它是东亚区域主义的主要倡导者。如果它在东亚区域整合中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东亚区域一体化的努力才有基本保证。
该国总统苏西洛在2011年底东亚峰会记者会上表示“印尼不急于参加TPP”。这项灵活表态可以从不同方面解读。也就是说,印尼的立场并非钢铁般坚定,为各方的争取留下余地。倘若美国的“拉拢”攻势奏效,就像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中所预言:“印度尼西亚将来某个时候可能成为中国向南谋求实现其抱负的主要障碍。”奥巴马在当选美国总统后分别于2010年和2011年两度踏上印尼这个东南亚国家的土地,其战略寓意不言而喻。
二、中印(印度尼西亚)经济关系的现状和前景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印尼就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是世界上最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国家之一。20世纪60年代中期,印尼发生“排华事件”,于是两国中断外交关系。一直到1990年,中印两国才正式恢复外交关系。1998年,印尼再次出现排华事件,中印关系一度出现波折。中印关系的改善和进一步发展是在21世纪开始之后。2005年,两国元首签署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2013年,两国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目前,中国是印尼最大的贸易进口国和第二大出口国。印尼与中国的贸易占该国全部贸易总额的10%以上。与贸易相比,中国在印尼的直接投资以及印尼在中国的直接投资都还处在低水平阶段。到2012年底,中国在印尼直接投资存量为仅31亿美元,略高于中国在东盟10国投资的平均水平。
中国在印尼直接投资规模不大,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中印关系曾经有过一段持续较长时间的不愉快历史。印尼的投资环境让不少中企担忧。第二,中国对外投资起步较晚,初期重点不在东盟国家。第三,不少西方国家或发达经济体几乎垄断印尼外国直接投资市场。比如还在上一世纪80年代的时候,来自美国的投资如潮水般涌入,在印尼石油和天然气领域占居主导地位,同时还在一些最大的矿产项目中扮演重要角色。此外,美国企业还大量投资印尼制造业和金融服务业。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印度、日本、英国、新加坡、荷兰、卡塔尔、韩国以及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后来居上。中国的企业在相当长时间里缺乏一个切入点,“一带一路”或成为改变旧格局的新契机。
三、“一带一路”可能带给两国企业的商机
印尼是世界上少有的一个群岛大国,地域开阔,天生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矿物资源。它同时也是一个渔业和海洋运输大国。它的这种天然的优势从不同角度看也成为其经济发展的弱点。因为这种地缘经济环境对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条件的要求很高。而在这些方面,印尼自身的财政和资金能力不足以支撑其相关发展。2013年,印尼人口大约2.5亿,GDP总额8697美元,比我国广东省2014年GDP10848亿美元少很多。如果印尼新总统“把印尼建设成世界海洋大国”的宏伟目标得以实现,没有大量外资的进入,几乎难以想象。在这个节点上,中国“一带一路”的提出,特别是中国支持的诸如“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银行”多个融资平台的创建,如久旱甘霖。当然,这也给计划走进东盟,走进印尼的中国企业提供了巨大商机。
中企可在包括如下领域在内诸多方面进行直接投资:
1、石油、天然气和矿产业。印尼油气资源丰富,共有66个油气盆地,其中15个盆地生产石油天然气。石油储量为13亿吨,其中已探明6亿多吨。天然气储量1大约5万亿立方米。目前石油勘探开发基本上依靠国外石油公司。印尼主要的矿产品有锡、铝、镍、铁、铜、锡、金、银、煤等。其储藏量在世界排名靠前。采矿业在印尼国民经济发展中占居重要位置,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是出口创汇、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2、港口、海洋物流仓储和海洋运输基础设施。印尼的国土由陆地和海洋组成,其中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要大出很多。10000多个岛屿中有6000多个有人居住。海岸线长达54,716公里。各个岛屿之间以及它们与国外的客货邮往来都依赖港口、船舶和物流仓储加以保障。新建和完善海洋基础设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3、通信网络、航空、公路、铁路和油气管道。印尼广阔的地域,离不开庞大的通信、航空、公路、铁路和油气管道网络的支持。印尼政府在完善和发展这些网路线方面有宏大的计划,比如它的空运业发展方案就包括了当前主要机场的维护、改进和扩建,以及新机场的建设和旧机场的替代等。
4、橡胶等天然资源的开发。印尼是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虽然它是世界上天然橡胶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但其生产能力却排在泰国之后。过去中国进口印尼橡胶多是从贸易商手中间接交易,有的甚至经第三国完成。目前,越来越多直接从生产商进口。但总量不大。如果中企直接投资橡胶业,不仅可以增加印尼自身橡胶产量,也可以改善中国橡胶进口渠道不畅困局。
5、船舶、机械设备制造和电子工业。印尼的工业制造水平不高,中国企业船舶、机械设备和电子工业的制造能力正好可以弥补其不足。
6、金融服务和旅游业。中国银行在印尼已经创办了几家分行,比如泗水分行和棉兰分行。但是还不够。随着越来越多中企进入印尼,中企与印尼企业之间越来越多经济交往,以及越来越多中国人到印尼商务和休闲旅游,中国加大金融服务在印尼业务的拓展则势在必行。印尼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旅游目标国,旅游业在印尼非油气行业中是仅次于电子产品出口的第二大创汇行业。不过,印尼对外国游客开放或为外国游客熟悉的旅游景区只有巴厘岛等为数不多的几个。旅游业发展水平不高。而印尼的幅员广大、宗教文化多元化以及群岛等特色,蕴含着其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巨大潜力。
总而言之,作为一个大国,印尼经济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世界各种研究机构都看好印尼这样一个新兴经济体的崛起,甚至曾经有人建议“金砖四国”(BRIC)应当改为“金砖五国”(BRICI),即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印度尼西亚。无论如何,中国和印度尼西亚这两个亚洲大国联手合作,对两国的企业都是有利益的,而当下两国海洋发展战略不谋而合真乃天意。
【相关报道】
据《印尼商报》2月10日报道,“中印海上丝绸之路、海上通道与海洋捷运商机”座谈会在雅加达举行。印尼海上物流企业家许锦祥在会上发表演讲时介绍了中方提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他特别提到中国政府藉此鼓励国民投资海外,并为其提供投资优惠贷款融资,特别是在建设海洋基础设施方面。许锦祥指出,印尼岛屿众多,建立岛间运输网络,大力发展海洋基础设施,有助于经济平衡发展。这与印尼总统佐科威建设海上捷运,发展海洋事业,把印尼建设成世界海洋大国的计划相吻合。报道称,中印两国都计划透过海洋发展经济,在发展海洋事业上可联手合作,包括兴建港口、物流仓储、海上运输、渔业等基础设施。
与此同时,中新网也在2月9日至11日报道,中国驻印尼大使谢锋应邀访问廖内群岛省,实地考察巴淡经济特区和当地中资企业,为推进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等交换意见。90%面积是海洋的廖内群岛拥有良好的能源、人力资源和区位优势,而巴淡市是印尼设立最早、发展最为完备的经济特区。两地都欢迎中企加大在基础设施、制造、旅游等领域投资。廖内群岛省和巴淡市在开展对华交流与合作方面走在前列,很多中资企业在印尼落地发展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中方将继续支持和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到廖内群岛省和巴淡投资兴业。中国企业在印尼投资的潜力巨大,人民币将成为国际交易货币,中国具备提供造船、铁路等技术的能力。而印尼方面应提供优惠的投资政策促进中印“丝路”的全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