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副行长殷勇:开发性金融支持“一带一路”_经济_资讯_丝路通合作网
上海合  丝路专家  东南亚  王绍辉  欧亚  亚美尼亚  中国学者:  莫尔多瓦  上海合作组织  欧亚丝绸之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经济 » 正文

央行副行长殷勇:开发性金融支持“一带一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8-12  浏览次数:71
核心提示:央行副行长殷勇:开发性金融支持一带一路2017-08-12 14:52:00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上海)传统开发性金融模式可能难以满足一带一
 央行副行长殷勇:开发性金融支持“一带一路”
2017-08-12 14:52:00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上海)
“传统开发性金融模式可能难以满足’一带一路’建设的资金需求,应该发挥杠杆撬动作用,提升开发性金融效力,”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殷勇8月12日在中国四十人伊春论坛上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对于投资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分散化投资是一个很重要的思路。
央行副行长殷勇在中国四十人伊春论坛上接受第一财经等媒体采访
“一带一路”建设有巨大资金需求。根据测算,2016年至2020年,除中国以外其他亚太国家每年单在基础设施方面的资金需求约为5030亿美元。根据中央外汇业务中心的统计,覆盖亚太地区的主要开发性金融机构资本金总额才5134亿美元,存在较大资金缺口。
殷勇认为,传统开发性金融模式难以满足需求,存在资金未能发挥杠杆效应、“保本微利”隐含暗补、容易造成攀比和赖账等多方面问题。
参考国际经验,过去几年,发达国家在动用政府资金发挥资金效益方面有一些值得借鉴的做法。比如,美国在次贷危机期间,推出了7000亿美元的救助计划(TARP),采用股权注资和担保方式扩大资金效率;欧盟推出“容克计划”,利用杠杆撬动大量社会投资。另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对受援国家进行救助的时候,通过基金组织的带动催化,撬动私人资金,也会通过制定经济改革计划,发挥政策效应。
“以欧洲模式为例,杠杆可以做到15倍,335亿欧元本金就可以实现5000亿欧元投资规模,这就可以大大提高对资金需求的满足。”殷勇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应该发挥杠杆撬动作用,提升开发性金融效力。具体而言,一是尽可能用股本投资,从而撬动更多的债务融资;二是尽可能用做劣后资本,撬动更多股权投资;三是尽可能采取公私合营模式,从而撬动更多私人部门投资;四是尽可能投资基础设施等正外部效应强的项目,从而撬动其他更多商业项目的投资。
“对任何投资而言,风险和收益都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没有只有收益没有风险的投资,最重要的是管理风险。”殷勇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管理风险有不同的思路,可以集中在少数项目进行高强度的具体项目管理,但也可以进行足够分散化的投资来分散风险,“比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这些国家平均每年能达到4%以上的增长率,我们的投资能够拿到这样的回报率就是非常可观的。”
在他看来,运用分散化手段可以防范开发行性金融风险。只要投资足够分散,金融机构是有足够把握在较长时间内从总体上取得开发资金的安全性,并且可能会有取得不错收益的前景。如果按照“保本微利”的做法进行让利,还可以撬动更多的投融资。
“投资过程不要静态去看。为什么我们要投资一些有正外部效应的基础设施?比如修一条高速公路,虽然本身收益有限,但是高速公路带动沿线经济发展,能够给其他的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这些企业本身不用做投资就能享受成果,这就是公共品的外部性。”殷勇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开发性金融追求的是“保本微利”,通过“保本微利”带动其他项目有利可图,这样“一带一路”就建设起来了。而这就是开发性金融的作用,开发性金融不是跟其他商业金融去争利润,而是要去创造市场。
开发性金融推进过程中,会面临币种选择,而这方面一直存在一种争议。比如有观点认为,日元由于实行负利率,在国际上融资绝对成本相对较低,十年期国债利率0.05%。而与之相比,中国提供的人民币或者美元,融资成本都相对较高。这就造成一种印象——中国提供的融资没有竞争力。
 
不过,在殷勇看来,在发达的金融市场上,两种货币的选择是可以利用货币掉期操作进行转换的,人民币和美元资金都可以转换为利率水平较低的日元,反之亦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的外汇储备几乎包含了全球主要市场的货币,如果有对其他币种的融资需求,中国的外汇储备也能够提供多元化选择。
“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两种货币基本利率的绝对水平在一定意义上是等价的,在金融市场上可以互换。”殷勇告诉记者,由于我们的人民币池子相对而言更大,所以在提供人民币资金方面更有相对竞争优势,人民币应该能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任万顺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