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农业合作项目促老挝粮食增产 助更多人摆脱贫困_投资资讯_资讯_丝路通合作网
上海合  丝路专家  东南亚  王绍辉  欧亚  亚美尼亚  中国学者:  莫尔多瓦  上海合作组织  欧亚丝绸之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投资资讯 » 正文

中企农业合作项目促老挝粮食增产 助更多人摆脱贫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5-13  浏览次数:91
核心提示:中企农业合作项目促老挝粮食增产 助更多人摆脱贫困2019-05-13 10:33:17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孙广勇从老挝首都万象驱车向东南行
中企农业合作项目促老挝粮食增产 助更多人摆脱贫困

2019-05-13 10:33:17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孙广勇

从老挝首都万象驱车向东南行驶400多公里,记者来到了中南部省份甘蒙省一个名叫农平的村庄。村子不小,上百户民居散落在道路两旁,不少高脚屋下晒着一堆堆稻谷。

5月是老挝的热季,稻谷收割完毕,烈日炙烤着大地,几头耕牛懒洋洋地喘着粗气。农平村的卓坎大爷正在用拖拉机犁地,肥沃的土地被翻出来,像翻滚的波浪。卓坎说:“雨季很快到了,把田犁好,雨水来了就可以插秧。要是不下雨,也不用愁,灌溉渠就在稻田旁,随时可以取水。”
“稻谷产量提高,真得感谢中国帮助修建的灌溉系统”
“旱季稻谷产量比雨季高?”看着记者疑惑的眼神,村民们抢着回答说:“雨季每公顷收获4吨,旱季能达到5吨,因为这里有稳定充足的灌溉水源。因为雨季雨水时多时少,反而不利于水稻生长。稻谷产量提高,真得感谢中国帮助修建的灌溉系统。”
村民们提到的灌溉系统,是南腾二号电站尾水三号闸门灌溉项目,老挝国家五年发展规划中的重点民生项目之一。项目位于甘蒙省永玛拉县,是谢邦非—谢邦亨流域防洪、抗旱和灌溉工程项目一期,利用中方优惠出口买方信贷实施,由北方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承建,包括主、干、支三级渠系和排水渠,全长约101公里,灌溉面积2800多公顷,2015年建成后极大改善了灌溉区人民的生活条件、提高粮食产量并降低洪涝灾害影响。
谢邦非河是湄公河一级支流,该流域土地肥沃,是老挝中部的重要粮食产区,有超过10万公顷的平原可用于发展农业生产。多年来,沿河陆续修建了一些小型灌溉和防洪工程,但灌溉与防洪能力较低,下游农田和村庄经常受到干旱和洪水威胁。
老挝农林部灌溉局负责该项目的官员佩萨孔表示,农平村所在的谢邦非河两岸人口稠密,土地肥沃,适宜种植水稻及其他热带作物,水稻种植可达到一年两熟甚至三熟。但旱季和雨季水量相差很大,以前旱季仅8%的耕地可以得到灌溉。在南腾二号电站尾水引入谢邦非河后,旱季流量增加,为两岸发展灌溉提供了水量保证,可提供约10万公顷农田灌溉用水。该项目显著提高了粮食产量,增加了当地居民收入,减少了贫困。
随着灌溉项目的运行,农平村村民的生活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有了灌溉系统,不仅水稻种植面积扩大,还能种其他经济作物,水稻、蔬菜、果树、鱼塘让村民增加了不少收入。我们再也不用为孩子的学费犯愁,也不用去泰国打工了,一家人在一起很幸福。”村民巴侬告诉记者,他准备让儿子毕业后回来一起扩大种植规模,开发特色农产品,一家人一起打拼,过上好日子。
“像农平村一样受益的,共有9个村庄、1300多家农户。南腾二号电站尾水三号闸门灌溉项目形成2800公顷灌溉区,为水稻及其他经济作物的种植提供了稳定的水源。”佩萨孔对记者说,“在项目竣工典礼上,时任老挝副总理宋沙瓦敲响十二声铜锣,代表着一年十二个月水源不断,年年都有好收成。”
永玛拉县面积约12万公顷,共有46个村庄、3.5万多村民。县农林局局长苯塔威告诉记者:“全县稻谷和其他作物农业用地共计7000多公顷,有7个灌溉系统,其中中国帮助建设的灌溉渠最长,对于增加可耕地面积、缓解雨季水涝危害、提高农作物产量等诸多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雨季稻谷基本满足农户消费,旱季稻谷由合作社收购送到碾米厂加工,出口到泰国、越南等国,我们希望能把大米也销售到中国。”
“我们在农业技术和农作物种植上从中国学到不少经验”
老挝是一个农业国,农业人口约占90%。老挝产的大米绿色、优质,在满足国内消费的同时一部分可供出口。由于农业耕种技术和设备落后,该国稻谷单产量较低。尤其在旱季,落后的水利灌溉系统导致旱季稻谷种植面积远远小于雨季,部分土地只能种植一季稻,土地利用率很低。
为了解决复杂的水资源问题,老挝政府一直积极发展灌溉系统,改善种植情况。老挝政府把大米列为农业发展的龙头产业,在政策、资金等多个方面予以扶植。老挝农林部灌溉局局长迈孔对记者说:“农业是老挝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政府正在逐步发展和改善水利灌溉、农村电网等农业基础设施,鼓励使用优质稻种和现代耕种技术,并加大对稻谷种植、加工和大米出口的扶持力度。”
据迈孔介绍,雨季老挝全国水稻种植面积为87.5万公顷,而到了旱季,仅有位于灌溉区的10万公顷适宜种植。“南腾二号电站尾水三号闸门灌溉项目通过新建灌区渠系工程、完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等措施,增加了农田灌溉面积,提高了农作物产量,是老挝农林部灌溉工程的样板项目。”
“有了灌溉系统,稻谷产量基本翻番,一公顷可达4—5吨。不仅在甘蒙省,在全国都有中国帮助实施的农业发展项目。中国朋友帮助我们更多人摆脱贫困。”迈孔说,“农林部技术人员经常去中国学习灌溉、种植、林业、养殖等技术。我也去过云南很多次,那里的地理环境和种植结构与老挝相似,我们在农业技术和农作物种植上从中国学到不少经验。”
今年4月30日,中老签署《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这一行动计划显示,中方向老挝派遣农业专家,帮助培养农民致富带头人,共同建设中老现代化农业产业合作示范园区,提高农业产量和农产品附加值,鼓励发展可持续农业和外向型农业。“这将使老挝农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老挝国会议员坎培说。
南腾二号电站尾水三号闸门灌溉项目,是中老水利合作从规划变成现实的一个缩影。中老水利合作是澜湄合作机制下的一个方面,两国在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密切沟通,紧密配合,在信息共享、人员培训、联合研究、澜湄合作专项基金项目申报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务实合作。中国已成为老挝第一大投资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中国对老挝合作持续向民生领域和贫困地区倾斜,具体项目已经涵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农户生计、脱贫能力等诸多方面。
老挝外交部副部长通潘表示,澜湄合作启动以来发展迅速,成效显著,给次区域各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和福祉。老方愿继续积极参与澜湄合作,进一步深化相关合作,共同促进次区域发展繁荣。
编辑:刘梦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