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走出去” 对接文莱“2035宏愿”战略
2018-10-26 10:46:27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张保 刘威 崔玮祎
文莱北濒南中国海,是早期加入东盟的成员国之一。根据柬埔寨首相府报告,2017年文莱国民生产总值(GDP)总量约为141.3亿美元,人均GDP有望超过3.3万美元,排名世界前列。但是,文莱经济和财政收入主要依靠油气能源出口,近几年由于世界油价持续低迷,文莱经济总量此前已连续4年负增长。为长远计,文莱政府一直致力于将本国经济由单一结构向多元化方向转型,并提出了“2035宏愿”发展战略。与此同时,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一批中国企业的到来,正有力地推动着文莱的经济转型。
大摩拉岛是文莱东北部一处离岛,2017年12月26日,由中国交建下属中国港湾承建的大摩拉岛大桥项目完成全桥合龙,今年4月份已顺利通车。这是文莱首座跨海特大桥梁,结束了大摩拉岛与大陆没有桥梁连接的历史。
在大桥建设的同时,一个投资规模更大的项目正在大摩拉岛上迅速铺开。浙江恒逸石化集团有限公司这家来自中国的民营企业,为文莱带来了历史最大单笔外国投资项目:大摩拉岛(PMB)综合炼化项目。该项目预计总投资达150亿美元,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设计原油加工能力800万吨,年生产150万吨对二甲苯(PX)和50万吨苯。目前,一期项目已处于设备安装高峰期,预计今年底将基本完工;二期建成后,将实现2200万吨原油、350万吨PX和150万吨乙烯加工生产能力。
恒逸实业(文莱)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陈连财介绍,集团选择在文莱投资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一是文莱政府在土地租金和税收等方面都给予了很多优惠和支持;二是符合市场原则,在文莱投资建造炼油厂,未来除部分产品运回中国外,大量油品、芳烃产品等将就近销往东南亚各国,具有关税减免、物流快捷、成本低等优势;三是顺应大趋势,中国企业在东盟地区投资,符合“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产能合作的政策导向。
在企业获得发展机遇的同时,这一投资总额超过当地GDP的重大项目对文莱经济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在这一项目中,浙江恒逸和文莱政府分别持股70%和30%,文方将从项目盈利中直接获得可持续性收入。
据介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有来自中机国能、中化二建等在内的6家主承包商和中国外运等多家分包商参与其中,依据当地法律,这些公司都需要在当地建立合资公司,大批当地企业已经开始从中受益。在就业方面,目前工地上有上千名从事各个工种的文莱和周边国家劳工,在恒逸实业(文莱)公司内部,大量当地员工也走上了包括人力资源经理、财务副经理、法律顾问在内的管理岗位。
这一项目还将对本土人才培养发挥深远影响。按照协议约定,在项目实施的第8年,员工本土化率将达到60%。为满足项目未来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由恒逸公司出资和牵头,挑选部分文莱达鲁萨兰大学2年级学生,送往浙江大学石化专业培训,并安排在中国的石化公司实习,之后再返回文莱。目前,已培养5批共68人,其中3批26人已就职于恒逸实业(文莱)公司,他们将成为文莱石化行业未来的工程师人才。此外,恒逸还在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校专门开设了“恒逸(文莱)班”,委托培养文莱专业技术工人,他们将成为未来的行业技术骨干。
据陈连财介绍,大摩拉岛项目受到两国政府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在文莱苏丹的指示下,新一届政府设立的“恒逸项目指导委员会”成员,由此前的能源、外交、财政三位部长扩充到交通、能源、发展、外交、国防、财政等七位部级领导共同参与。公司始终与该指导委员会保持密切沟通,委员会成员多次上岛现场视察和解决问题。项目建设还得到了由国家开发银行牵头的银团贷款,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都对项目给予了资金支持。
(原标题:中国企业对接文莱“2035宏愿”战略)
编辑:王沥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