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21日 15:05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新华网西安6月19日电(记者张斌)“他们都是我的‘发小儿’。”已经在中国陕西西北工业大学学习了3年的哈萨克斯坦留学生白帆,不但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还时不时夹杂几句地道方言。白帆口中的“他们”是同样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四位青年:马帝、米德、马向明和刘平安。2014年前后,一同长大的几位“发小儿”先后开始了留学生活,并且都将地点选择在了中国。
马帝是白帆的亲弟弟,在位于西安的陕西师范大学学习了一年汉语后,转学到兰州的西北师范大学继续读书。17日这天,搭乘着试运行的宝兰高铁,在西安上学的其他四人一路向西前往兰州去看望马帝。
“以前从西安去兰州,火车单程大约要9个小时,这趟高铁只需要约3个小时就能到达,真是既快捷又方便。”坐在高铁上,白帆一边惊叹于“中国速度”的不可思议,一边希望哈萨克斯坦也能修建高铁提速发展。
宝兰高铁将于今年7月正式开通运行。届时,黄河穿城而过的金城兰州和古都西安往来将更加便利。不止于此,作为沿古丝绸之路而建的高铁线,宝兰高铁开通后还将连接已开通的兰新高铁,西安、宝鸡、天水、兰州、西宁、乌鲁木齐等城市也将更加亲密无间。
26岁的米德对即将打通的“丝路高速通道”充满期待。“以前我都是从哈萨克斯坦坐飞机到乌鲁木齐,然后再坐30多个小时的火车才能到西安。高铁通车后,女儿和妻子也能经常来看望我。”作为5人中年龄最大的一位,尽管来中国时间最晚,但米德却与中国最具渊源。“我的姥姥在2003年就来中国看病,痊愈回国后一直给我讲她在中国的见闻。我弟弟早先一步来中国读书,现在已经是我们国家一名出色的翻译,每月收入4000多元(人民币)。”米德说。
在弟弟和其他几位“发小儿”的鼓励下,2016年8月,米德离开家乡,开启了异国求学生涯。“在家乡,我给别人打工,月收入不到2000元(人民币)。现在在中国学习管理,希望以后也能在大企业从事更好的工作。”米德说。
“陕西通”白帆去过西北很多地方,尤其钟爱陕西的羊肉泡馍。“听一些饭馆老板说,做泡馍的面粉可能就来自我的祖国。”白帆说。
这不是没有可能。2016年3月,“长安号”首趟中亚班列满载货物回程,其中就有来自哈萨克斯坦的粮油食品。
尽管离毕业还有半年多时间,但是马向明和刘平安两人都颇为不舍。刘平安说:“我喜欢西安的文化和美食,这里的老师、同学对我也很友好,像家人一样。中国很多地方我还没有去过,舍不得离开。”
马向明似乎已经想好了解决“离别”的妙方。“我是学经济学专业的,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开展,哈萨克斯坦和中国开展了很多贸易合作,我想今后从事国际贸易,这样就可以长期留在中国了。”(完)
【责任编辑:梁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