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艾克拜尔情系“一带一路”
人民日报海外版杨鸥 2016-01-26 10:21
艾克拜尔·米吉提在哈萨克斯坦欧亚大学受聘
艾克拜尔·米吉提在哈萨克斯坦欧亚大学受聘
习近平主席2013年9月出访哈萨克斯坦时,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盛赞中哈传统友好,倡议采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习主席在演讲引用了哈萨克斯坦伟大诗人、思想家阿拜·库南巴耶夫的话:“世界有如海洋,时代有如劲风,前浪如兄长,后浪是兄弟,风拥后浪推前浪,亘古及今皆如此。”这句话引自《阿拜箴言录》,其中文译本是我国的哈萨克族作家艾克拜尔·米吉提翻译的。
近日,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艾克拜尔·米吉提,荣获哈萨克斯坦金质国际奖章。授奖词说,艾克拜尔·米吉提为哈萨克文学艺术作出了特殊贡献。
获奖体现“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成果
艾克拜尔·米吉提诚恳地说,获得这个奖是中国和近邻友好的结果。这个奖全世界给了12个人,这个奖是对他在哈萨克文学艺术和文化交流方面所作贡献的认可,同时体现了“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文明互鉴的成果。
1994年,艾克拜尔·米吉提翻译了阿拜·库南巴耶夫的名著《阿拜箴言录》,得到多次再版。在新疆,他翻译的《阿拜箴言录》出版了维吾尔语、汉语、哈萨克语版。2015年,艾克拜尔·米吉提小说集《瘸腿野马》、历史传记《木华黎》、《艾克拜尔·米吉提作品选》(四卷)共6部作品在哈萨克斯坦翻译出版,并受到广泛好评。艾克拜尔·米吉提对促进丝绸之路文学交流和中哈之间的文化交流发挥了桥梁作用。
他是精通8种语言的哈萨克族作家
1954年,艾克拜尔·米吉提出生于新疆伊犁霍城县,7岁以前,他一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乌拉斯台的牧场上。他的父亲是个医生,精通哈萨克语、俄语、维吾尔语、柯尔克孜语、乌兹别克语、塔塔尔语,惟独不懂汉语。艾克拜尔上小学时,父亲认为儿子应该掌握一门大语种,于是决定送儿子去汉语小学。如今艾克拜尔精通汉语、哈萨克语、维吾尔语等8种语言。
1971年,艾克拜尔随着“上山下乡”的浪潮,来到了伊宁县红星公社插队。有一天,公社来了一拨人体验生活,艾克拜尔看见一个穿卡其服、戴眼镜的男人,别人告诉他这是作家王蒙,写了《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被毛主席点评过。艾克拜尔感到惊奇,在他想象中,作家都是活在古代、已经故世的神仙般的人物,王蒙是他见过的第一个活着的作家。由此,艾克拜尔萌生了要当作家的念头。
后来,艾克拜尔进入兰州大学中文系就读。毕业后被分配到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宣传部工作。1979年3月,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说《努尔曼老汉和猎狗巴力斯》发表,并荣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从此走上文学创作之路。在艾克拜尔的很多作品中,至真至纯的人性之美是不变的主题,他的写作不仅仅局限于少数民族的生活,还把笔触延伸到社会各个角落,捕捉美、记录美。
《阿拜箴言录》被认为翻译得很到位
在应邀到哈萨克斯坦国家图书馆演讲时,艾克拜尔·米吉提用哈萨克语演讲,让听众深受感动,当地的学者对从中国来的作家把哈萨克语讲得那么纯粹非常佩服,同时也佩服哈萨克人还有人能写那么好的小说。他们敬佩中国的执政党执政能力强,能让一个哈萨克人熟练掌握汉语,成为获全国大奖的作家,并担任大型文学期刊《中国作家》的主编。
艾克拜尔·米吉提被哈萨克斯坦欧亚大学聘请为名誉教授,他是第一个作品被翻译到哈萨克斯坦的中国当代作家,他翻译的《阿拜箴言录》被认为翻译得很到位。他的一些专著被认为具有史学价值,对《二十四史》中关于哈萨克部落的记载有深入研究,提出文化史就是部落史。他正在写的一部专著写到元朝的哈萨克部落,元朝是各民族融合的历史阶段,哈萨克族以部落方式进驻北京,有做官的,也有文学家、书法家。
艾克拜尔还翻译了多种少数民族作家的文学作品,他翻译的维吾尔语等语种文学作品使多个原作作者获奖。他还准备翻译阿拜的诗歌集。
今天讲“一带一路”要提倡文化交流
哈萨克斯坦是古丝绸之路经过的地方,曾经为沟通东西方文明,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合作作出过重要贡献。艾克拜尔·米吉提认为,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哈之间的文化交往与人文交流会进一步加深。现在,哈萨克斯坦在华留学生数以万计,仅北京就有3000多名哈国留学生,分布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各大高校。
艾克拜尔·米吉提说,“一带一路”历史上就有文化交流,今天讲“一带一路”也要提倡文化交流、文学交流。中国与世界进行贸易往来,就要让消费者认可中国人,这就需要文化交流,需要彰显中国的文化实力。“一带一路”不止是商业贸易,还要进行文化传播,文化的核心是文学。他有一个宏大的计划,与国家民委合作,3年之内把“一带一路”40多个国家走完,进行文化交流。
艾克拜尔·米吉提在担任《中国作家》主编时提出,用最优美的中文写最美好的中国人形象,为全世界热爱中文的读者服务。如今他从主编岗位上退下来,为自己定下写作方向:传播中国梦,攀登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