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和新理念普遍引发各国学与教方式的创新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新技术和新理念的支撑。云计算、3D打印、可穿戴、增强实境、游戏和游戏化等新型技术进入课堂,彻底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形式;开放课程、开放数据、开放资源、开放教育、开放存取、开放思想等开放观念,为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带来了真正的价值;社交网络与社交媒体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和交往方式以及知识的获取形式。伴随着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不断升级和改造,移动设备普遍进入了课堂教学,各种新型技术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国家及国际组织开始关注新技术和新理念所带来的学与教方式的创新。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的沟通超越了国界的限制,国家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并借鉴经验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不同教育信息化发展阶段导致其政策重心的差异化
20世纪八九十年代,英、美等发达国家开始进行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从2000年开始,各个发达国家及少数发展中国家已经基本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开始转向教育信息化应用层面上来。
一般来说,各国教育信息化会经历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技术能力培训、ICT支持下的有效教学以及以人为本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几个阶段。从整体上来说,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也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初级阶段重点支持基础设施的配置和发展计算机教育;第二个阶段重点支持网络(校园网)建设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第三个阶段重点支持ICT支持下的有效教学;第四个阶段重点支持以人的发展为基础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提升对教育信息化发展和实践的认知。由于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同一时期各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阶段是不一样的。总的来说,为满足教育信息化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各国政府所制定的教育信息化政策的重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国情及文化背景差异深刻影响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模式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国家的经济水平、政治倾向、产业发展、教育观念等。各国所处经济水平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影响尤为显著,深受经济衰退影响的国家其教育信息化发展也受到一定影响。而对于工业强国(如法国、德国)来说,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双向促进,使得国家获得了很好的发展,社会尤为稳定,职业教育信息化成为关注的重点。同时,政府政策的连续性、差异性也会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此外,产业发展对各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如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由于产业发展的差异,在教育政策等方面也会有所倾斜。
由于各国的历史状况、经济发展水平、传承的文化有所不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程度不一,尽管文化不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唯一原因,但是文化与教育信息化发展关系密切。
教育公平已成为发展中国家教育信息化的战略重点
各国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均不同程度存在教育公平问题,区域之间、种族之间、民族之间的教育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在有的国家,这些差异还很巨大。为应对教育公平问题,推动教育的均衡发展,避免造成数字鸿沟,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能结合自身国情,推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信息化政策。
然而,对发达国家来说,其教育信息化起步较早,教育信息化政策体系完备,经过较长时间的规划和建设,其基础设施已经比较完备,信息化教学应用比较普及,信息化投资机制已经形成,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整体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教育信息化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其教育信息化重点多是如何消除区域差异,缩小数字鸿沟,促进区域之间、民族之间及种族之间的教育公平。
系统化的科学研究推动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是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革命性影响的保障,教育信息化的相关研究则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支撑。一方面,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所以教育信息化的相关研究必须是系统化的,是教育信息化发展各个要素(即信息设施、数字化资源、教育技术、保障机制)相关研究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教育作为社会重要的子系统涉及人类生活的多个方面,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也因此需要多学科、多领域交叉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
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系统化是关系教育信息化发展方向、发展路径和建设成效的重要一环,决定了区域教育信息化未来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因此,必须重视构建多元化教育信息化研究支持机构、拓宽教育信息化资源筹措渠道、拓展教育信息化研究视野、优化教育信息化研究计划,最大程度上发挥教育信息化研究对教育信息化长远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