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农产品贸易_经济_资讯_丝路通合作网
上海合  丝路专家  东南亚  王绍辉  欧亚  亚美尼亚  中国学者:  莫尔多瓦  上海合作组织  欧亚丝绸之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经济 » 正文

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农产品贸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2-05  浏览次数:94
核心提示: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农产品贸易2018-02-05 11:02:27 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作者:刘梦改革开放以来第20个、新
 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农产品贸易
 
2018-02-05 11:02:27 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作者:刘梦
 
改革开放以来第20个、新世纪以来第15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4日发布。
文件提出,要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其中就包括:优化资源配置,着力节本增效,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实施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提升行动,扩大高附加值农产品出口。建立健全我国农业贸易政策体系。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农产品贸易关系。积极支持农业走出去,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粮商和农业企业集团。
开展农业合作是“一带一路”沿线共同诉求
农业交流和农产品贸易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的主要合作内容。借古丝绸之路,中国从西方引入了胡麻、石榴、苜蓿、葡萄等作物品种,并把掘井、丝绸、茶等生产技术和产品带到了中亚,促进了沿线国家间农业技术和产品的传播交流,亚欧非的农业文明沿着古丝绸之路交流互通,不断发扬光大。新时期,农业发展仍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沿线大部分国家对解决饥饿和贫困问题、保障粮食安全与营养的愿望强烈,开展农业合作是沿线国家的共同诉求。
图为坦桑尼亚农民正在查看使用中国水稻技术耕作的稻田。(图片来源:新华社 周密摄)
中国科学院2016年的一份报告指出,农业在“一带一路”国家的经济体系中占据较高比重,整体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特别是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老挝、柬埔寨等国家农业占 GDP 比重已超过 20%。而从单位面积耕地产出情况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均谷物产出量明显低于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除中国具备与美、欧相近的较高的单产水平外,俄罗斯、蒙古、中亚五国、西亚、南亚诸国单位面积产量水平均较低,其中最突出的是蒙古、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家,其单位面积农产品产量仅相当于中国的 1/4 水平。可见,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农业用地生产率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2017年5月12日,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前夕,农业部、发改委、商务部、外交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农业合作的愿景与行动》(点击查看)。根据文件的内容,合作重点将主要在构建农业政策对话平台、强化农业科技交流合作、优化农产品贸易合作、拓展农业投资合作、加强能力建设与民间交流等五个方面。
农业“走出去”有哪些机遇?
“一带一路”沿线一直是中国开展农业国际合作的重点区域,许多省区利用山水相连、文化相通等优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了富有成效的互利合作。中国西部省区立足旱作农业与中亚国家开展粮食、畜牧、棉花等领域合作,北部省区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展粮食、蔬菜等种植合作,中国南部省区立足热带农业,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开展粮食、热带经济作物等种植合作,发展态势良好,势头强劲,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视察中国河南培育的“银山2号”在塔的棉花科研示范田,并当场将该棉花种子命名为“友谊1号”,号召全国推广种植。(图片来源:河南日报)
近年来,中国农业领域双向开放不断加深,不仅进口农产品增加,而且农业企业赴海外投资亦成为了不容忽视的开放趋势。例如,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乌兹别克斯坦,土地盐碱化较为严重。中国科学院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就将新疆的耐盐小麦品种引入当地种植,最终在当地人眼里不能种粮食的地方种出了粮食,并且比当地肥沃土地的小麦产量还要高。
中国在非洲国家的农业投资也是形式多样。据了解,目前一些大型中国农业企业倾向在坦桑尼亚、塞内加尔和赞比亚等地投资规模较大的种植园;或者在其他国家投资种植水稻、木薯、芝麻等作物,一部分供应当地需求,另一部分输送到中国。
中国社科院农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尽管中国企业“走出去”目前还处于试探性阶段,但农业企业到海外种地,无疑开辟了企业新的能源生产基地,拓宽了企业的生存空间。同时,“一带一路”上的农业项目建设也带动了一批中国农业技术、设备和劳务的输出。
农业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唐盛尧指出,从外部需求上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很大,希望外资投向农业,带动就业、增加农产品出口,与中国加强农业合作意愿强烈。从国内基础上看,一方面中国在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农兽药生产、水产养殖及动植物疫病防控、疫苗生产、饲料生产加工、设施园艺、农业机械等方面的技术成熟度、适应性都已达到较高水平,“一带一路”将为中国企业对外农业投资、均衡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另一方面,国内农业结构调整为农业对外合作创造更大空间。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优化农业结构,科学确定主要农产品自给水平、生产优先顺序和区域布局,为通过国际农产品市场调剂国内余缺,提供了现实可能和操作空间,并有利于提高中国全球农业产业链的完整性和衔接性,实现产业素质、发展质量和经营效益的共同提高,实现与国内农业现代化建设“转方式、调结构”的配合,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赢得空间和时间。
(来源农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社、中国社科院院刊 中国一带一路网综合报道)
编辑:刘梦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