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31 12:04:51 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作者:刘梦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的访华之旅今日开启。此访是2015年习近平主席访英后,双方首次举行总理年度会晤,也是特雷莎·梅就任首相后首次正式访华。随同的还有英国国际贸易大臣利亚姆·福克斯,以及由来自金融服务、医疗卫生和生命科学、食物和饮料、先进制造业、科技、能源、教育和基础设施领域51家企业和机构组成的“最大规模的商业代表团”。据悉,除了北京之外,梅首相还将前往武汉和上海参观访问。
“黄金时代”蓝图要转为更多“黄金成果”
时间回到2015年2月。时任英国首相的卡梅伦发表中国春节贺辞,将2015年称为中英关系史上的“黄金年”。此后,他提出打造中英关系的“黄金时代”。当年10月,习近平主席对英进行历史性国事访问,两国宣布构建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启中英关系“黄金时代”。
中英投资情况。自2010年以来,中英贸易额增长了60%,英国已成为中国在欧盟内的第二大投资目的地,仅次于荷兰。同时也是中国在欧盟内的第二大引资来源地。(制图:中国一带一路网)
众所周知,近几年的英国经历了一连串的变动——脱欧公投、政府更迭、首相易人,如今也还陷在与欧盟分手的拉锯战中。习近平曾引用英国谚语说,“坏天气方见好舵手”,越是在前景不确定的时候,越是需要坚定信心。特雷莎·梅访华前夕,英国驻华大使吴百纳说,“脱欧意味着英国可以自主决定自己的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我们对打造中英关系‘黄金时代’的承诺依然坚定、稳固、不变,首相此次访华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就是构建一个更加雄心勃勃的对华贸易关系。”
可以说,时隔3年,中英合作的“黄金关系”不曾褪色,而是“越擦越亮”。
2017年11月,中国银行在伦敦开设了私人银行服务中心,成为中行在亚洲之外设立的首家私人银行。截至目前,已有七家中国银行在英国设立分行。(来源:中国银行)
十几天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刚刚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如今已是前首相的卡梅伦。习近平说,中方愿继续同英方加强沟通、交流、合作,包括在“一带一路”框架内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互利合作,把“黄金时代”的蓝图转化为更多“黄金成果”,推动两国关系长期稳定发展。
从“黄金时代”到“黄金成果”,这其中蕴含哪些变化?
2015年习主席在英国访问时,两国的合作聚焦在贸易、投资和商业领域,签下总值接近400亿英镑的合作协议。而2017年7月,在德国汉堡与特雷莎·梅会见时,习近平则指出,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内,加强中国“十三五”规划、“中国制造2025”同英国现代产业战略、“英格兰北部经济中心”等发展计划对接,深化金融、核电等合作。其中,加强国际协作是双方合作的亮点。
回顾过去两年中英合作领域的变化,在经贸合作之外,中英还建立了安全对话机制,就打击恐怖主义、毒品走私、贩卖人口等问题展开了讨论。目前,中英财金对话已进行到第九次,双方推动构建“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是中国跟西方各国关系表述中形容词最长的一个。
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主体工程在2017年3月正式动工。作为英国近几十年来修建的第一座核电厂,中国企业首次挺入老牌核电强国,也标志着中国的“华龙一号”技术得到了欧洲发达国家的认可。(图片来源:中国日报网)
据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经商参处公使衔参赞金旭透露,特雷莎·梅访华期间,预计两国将在医疗、创新、核能、金融等领域达成多项深度合作。中英两国政府有望将2015年确立的双方关系“黄金时代”再进一步,升级为2.0版。
“深、通、实、新”,开拓中英合作新局面
中英虽然地处亚欧两端,却长期彼此吸引。新中国成立以来,两国关系创下了多项“第一”。英国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也是率先同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欧盟国家;是除香港外最大人民币境外交易中心,也是吸引中国留学生、开办孔子学院最多的欧盟国家。英国还是首个发行人民币国债的西方国家、最早申请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西方大国。
2016年12月31日,首趟开往英国伦敦的中欧班列在浙江义乌铁路西站举行发车仪式。中欧班列(义乌-伦敦)线路全程12451公里,历时18天到达终点站。2017年5月3日,中欧班列(义乌-伦敦)实现双向对开。(图片来源:中国政府网)
中英两国产业结构互补性强,共同倡导开放市场的理念相近,推进自由贸易、扩大双向投资的意愿相同。英国政府和梅首相多次表示支持“一带一路”倡议,去年5月专门派特使哈蒙德财政大臣来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一带一路”是中英双方可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开展合作、而且可以实现互利共赢的一个重点领域,中英双方政府和市场机构都有意愿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发掘更多合作机遇、拓展更广阔发展前景。30日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英加强“一带一路”框架下务实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不仅对两国和两国人民有利,也有助于世界经济的持续复苏。
如何开拓中英合作新局面?习近平在2015年出席中英工商峰会时曾提出“深、通、实、新”四字建议:
第一,增进互信上要强调一个“深”字。两国合作的基础是政治互信,没有互信,任何合作都将是无本之木。
第二,战略对接上要力求一个“通”字。中英加强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对接,是将两国合作推向深入的应有之义。中方欢迎来自英国的资金、技术、人才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十三五”规划、“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愿继续向英国企业提供相关政策信息和良好投资环境。
英国布莱顿学院的汉语老师托马斯·高德伯正在给学生们上课。英国已经建立起29所孔子学院和126个孔子课堂,数量居欧洲之首。(图片来源:国际在线)
第三,具体合作中要做到一个“实”字。中英合作要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才能惠及两国广大民众。双方要扎实做好核电、高铁、基础设施建设等大项目,推动这些标志性合作尽快落地。
第四,方式方法上要突出一个“新”字。要深入推进双方新兴产业合作,开展中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同英国八大技术和战略产业的互利合作。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科学评估不同的投融资和运营模式,优中选优、优势互补,力求合作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编辑:刘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