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呼吁加强抗击疫情国际科技合作: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_时政_资讯_丝路通合作网
上海合  丝路专家  东南亚  王绍辉  欧亚  亚美尼亚  中国学者:  莫尔多瓦  上海合作组织  欧亚丝绸之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时政 » 正文

科学家呼吁加强抗击疫情国际科技合作: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6-03  浏览次数:82
核心提示:科学家呼吁加强抗击疫情国际科技合作: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2020-06-0310:45:32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钟柯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

科学家呼吁加强抗击疫情国际科技合作: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2020-06-03 10:45:32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钟柯

 

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持续蔓延,如何利用科技抗击疫情,成为世界各国关心的话题。近日,在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科技发展与治理”等系列国际研讨会上,来自中国、意大利、瑞士、苏丹、日本、澳大利亚、巴西、新加坡等国的专家线上、线下交流互动,分享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经验,呼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化国际科技合作。

中国智慧助力全球疫情防控

目前,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中国的防控策略、方法、技术、标准和案例经受住了实战检验,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肯定。

“中国科学家第一时间就向全世界分享了基因序列,开展包括诊断、治疗方案、诊断工具和方法、病原体、疫苗等一系列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王健伟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我国一线临床治疗和科研总结的宝贵经验。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刘保延教授介绍,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向63个国家和地区的246个团体会员介绍了中国新冠肺炎的诊疗方案。同时,中国针灸学会发布的新冠肺炎针灸的两个版本方案,也翻译成英文、法文、西班牙文等,推广到世界各国应用。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首次搭建了国际抗疫学术交流的平台,开启了国际线上会诊的模式。先后5次组织专家,与伊朗、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塞尔维亚等20个国家的团体会员在线交流。”刘保延说。

中国疾控中心全球公共卫生中心研究员王晓春认为,我国在新冠病毒检测方面非常成功,包括对一些必须要检测的人群进行定向检测,以及以社区为基础的集中性检测。得益于与中国的密切合作,非洲也进行了独立性的检测。非洲一些地区,坚持“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疫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分享了我国使用方舱医院的实践。他表示,方舱医院可以迅速大规模组建,成本较低,具备多种重要功能,重点关注轻症新冠肺炎患者,是应对医疗资源短缺的有效分配方式,在湖北武汉抗疫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与会专家表示,虽然各国应对疫情的措施不完全相同,但可以从中国借鉴经验。比如,采用大规模方舱医院收治轻症患者,以往没有哪一个国家采用过,中国却用最快的速度、最小的成本,达到了迅速扩大收治容量的目的。中国在疫情防控中的经验做法,正在为全球战胜疫情贡献智慧。

呼吁国际科学界携手应对疫情

病毒没有国界,是全人类的共同敌人。与会专家表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挑战,是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机遇。抗击疫情将各国人民紧紧连在一起,也将全球科技创新的网络编织得更加紧密。

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梁晓峰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表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齐心协力、守望相助,才能应对各种全球性风险挑战,共建美好地球家园。这既是携手合作、并肩同行的时代潮流,也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

与会专家表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世界范围内扩散蔓延,科研人员对新冠病毒的认识还在不断深化,还没有研发出特效药,疫苗应用也尚需时日。面对这一全新的病毒挑战,没有任何国家可以独善其身,仅靠单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力量也难以彻底取胜,需要世界各国的科技力量开展务实有效的国际合作,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

“国际科技合作是加速新冠病毒疫苗研发的利器,战胜疫情的唯一途径是团结合作。”世界卫生组织荣誉总干事陈冯富珍说。她建议,要加强全球科技协作体系建设,建立分享诊断、治疗、研究数据以及药物和疫苗研发经验的开放平台,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应对全球公共卫生挑战,中国科技界和科技工作者应在科学合作和管理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5月30日是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在致辞中,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长穆罕默德·哈桑对中国帮助受疫情影响的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表示感谢,对中国科学家开展的国际疫情防控合作表示钦佩,对中国科协科学抗疫等工作表示赞赏,并代表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向中国科协和中国9100万科技工作者表示节日祝贺。他呼吁加强共享和开放,加强国际合作特别是南南合作,促进科学、技术和创新,应对疫情及其他挑战,造福发展中国家,并为整个人类的福祉作出贡献。

世界公共卫生联盟候任主席沃尔特·里查尔迪对中国给予意大利抗疫的帮助表示感谢。他表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该更加公开、透明地加强国际合作,世界公共卫生联盟愿意为世界各国的公共卫生事业提供支持,希望更多组织、机构和个人参与国际合作。

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薛澜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凸显科技创新及其全球合作在解决人类社会重大挑战中的重要性,全世界科技共同体应加强合作,加强疫苗研发与合作,为全球疫情防控提供高效平等的公益产品。为保证建立公平的全球治理体系,还应进一步关注全球生物安全、数据治理体系、全球创新合作规则等。

推动国际科技组织开展全球合作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为健全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加强科技发展与治理建言献策。中科院院士仝小林表示,中医药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中,中西医结合取得了显著效果,我们要找到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的薄弱环节,加强应急防治体系的建设,提高中医药的服务能力,“相信今后在传染病防治中,中医药依然能够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日本笹川和平财团常务理事、海洋政策研究所所长角南笃认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相关基础性、前沿研究极为重要。建议加强综合性的科学研究,集中全球力量到疫情研究这个前沿阵地,为下一轮可能出现的全球大流行做好准备。同时,在共建“一带一路”等国际合作平台下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应对未来共同挑战。

与会专家表示,通过科学规划、设计、建设城市,能增强人们抵御公共卫生挑战的能力。

开罗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教授哈立德·艾尔·阿德利说,在进行城市规划时,有必要把抗灾管理视为一个包含社会、环境和经济等要素的综合过程。因此,城市规划要有全局眼光,完善功能规划、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并建设防灾地图。同时,做好前瞻设计,在规划时应明确城市中的安全场所,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应急服务。

科技是支撑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国际科技组织是科技交流的重要载体和桥梁,在推进全球科技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会专家表示,世界各国科技组织、科学家之间的理解与互信,有助于加强科技与人文交流对话,完善平等、开放、透明、包容的全球治理体系。

不久前,中国科协发出《关于呼吁中国科技期刊加入世卫组织COVID—19数据库助力全球抗疫合作的倡议书》,呼吁更加全面、更加广泛地向国际社会分享中国研究进展和防控治疗经验,为早日赢得全球抗疫的最终胜利作出积极贡献。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中国科协加强与国际、国别科技组织、海外华人科技社团及有关专家的沟通联络,对外致函339次,得到积极回应。不少国际科技组织和知名科学家表示,虽然疫情短期内影响了国际科学界的交流,但开放合作大势不会变,并表示希望与中国科学家开展更紧密合作。

“中国科协作为中国科技共同体组织,一贯倡导科学无国界、交流无障碍、合作无歧视等理念,矢志推动开放创新。中国科技界愿与世界同仁加强交流合作,以科技发展支撑可持续发展,共同建设人类幸福安全的地球家园。”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说。

(原标题:携手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编辑:曹家宁

 

来自 <https://www.yidaiyilu.gov.cn/xwzx/hwxw/129433.htm>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