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一起成长
2019-12-31 10:58:37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19年虽然出现了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中国经济依然平稳运行并通过各项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全球民粹主义运动此起彼伏,世界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中国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而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志,将会为中国经济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
这是因为,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些变化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即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
由此,中国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开始不断努力改革与调整,与此同时,世界其他一些主要经济体依然继续依赖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维持经济稳定和增长,缺乏结构性改革的谋划、勇气和行动。
高质量发展需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挥棒。新发展理念不是凭空而来,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这是一场思想观念的革命,正在加速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必须建立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之上。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让市场在所有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都充分发挥作用,推动资源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让企业和个人有更多活力和更大空间去发展经济、创造财富。
在过去的一年,中国为了营造市场化、法治化与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进行了大量的全面的改革。实施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改革生产许可制度,逐步健全破产制度,正在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强化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
在这个过程中,对企业的合规性要求提高了,公平竞争的约束加强了,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正在形成,一些落后企业可能因为合规性成本提升与公平竞争加剧而失败,这是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必然出现的现象。这是对低质量的清理并倒逼企业适应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过程,虽然有短暂的阵痛,却会换来经济长远的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也就是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增强经济质量优势。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目前正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
中国要构建市场竞争力强、可持续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打造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同时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使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
在过去一年里,中国在落实创新驱动战略方面进行了不懈努力,强化了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深化了科技体制改革,投入了巨大的科研资金,形成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一系列体制机制,支持战略性产业发展,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中国也在改革教育体系,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在分配上强化技术、数据、管理等要素的分配机制。
中国在金融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得最远。金融结构与金融能力必须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提高金融体系整体的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通过金融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部门不仅要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精准拆弹,还在扩大开放方面走在前面,并在这个过程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中国也在提升资本市场的广度、深度、流动性、稳定性,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的价格发现、资源配置、风险管控、财务管理等基础性功能。加快了股票发行上市以及退市制度改革,推出了科创板,资本市场在严监管之下日益规范,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金融市场的定价模式逐步发生变化,杠杆融资已经明显下降,资本市场正朝着理性的方向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
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个国际化的竞争环境。在过去几年,中国在制造业与服务业领域陆续推出一系列开放政策,现在正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为此,中国逐步完善了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健全了促进对外投资政策和服务体系,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中国提出市场化、法治化与国际化的营商环境目标,国际化意味着建设与国际贸易投资接轨的体制机制,将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连接起来,在规范国内企业的同时,也提高它们拥有走向国际市场的能力,增强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区域协调发展提出新要求,中国正在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增强创新发展动力等要求,强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促进形成能够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世界级创新平台和增长极。
这项战略也有助于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品和要素市场,消除歧视性、隐蔽性的区域市场壁垒,打破行政性垄断,破除地方保护主义。现在,中国已经全面放宽了城市落户条件,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区域协调发展的实施有利于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
高质量发展是决定国家摆脱中等收入陷阱,走向现代化的唯一道路,国家的命运将由我们大众决定。我们必须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同行,才能创造我们未来更美好的生活,实现民族复兴与国家现代化的伟大梦想。
(原标题: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一起成长)
编辑:赵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