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从生态“负数”走来 ——西安浐灞生态区的15年生态治理之路_健康_资讯_丝路通合作网
上海合  丝路专家  东南亚  王绍辉  欧亚  亚美尼亚  中国学者:  莫尔多瓦  上海合作组织  欧亚丝绸之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健康 » 正文

他们,从生态“负数”走来 ——西安浐灞生态区的15年生态治理之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9-14  浏览次数:99
核心提示:他们,从生态“负数”走来 ——西安浐灞生态区的15年生态治理之路2019-09-14 11:28 编辑: 杨喜龙 来源: 陕西日报  9月1日,

他们,从生态“负数”走来 ——西安浐灞生态区的15年生态治理之路

 2019-09-14 11:28 编辑: 杨喜龙 来源: 陕西日报
  
9月1日,《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垃圾分类”环保生活方式大踏步地进入西安人的生活。国家级生态区西安浐灞生态区,作为绿色生活理念的引领者,早在2016年就已经实施垃圾分类。截至2019年6月底,垃圾分类已覆盖7个社区57个居民小区,注册用户超5万户,累计实现生活垃圾减量700余吨。

  从出租车绕道走,谁也不愿去的城市边缘,到人们踏青赏景、健身运动的“打卡地”;从积年奋斗填补 “生态欠账”,到成为大西安的生态资源富集区,再到绿色生活、环保理念的倡导者,西安浐灞生态区以“绿色”为“初心”,走出了一条生态建设引领城市发展的道路,成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有力例证。

  生态“负数”——“垃圾场”上建新城

  事实上,西安浐灞生态区的建设就是从治理“垃圾场”起步的。

  15年前,当创业者赤手空拳来到浐灞区域时,看到的是这样一幅景象——河水臭气熏天、河道淤泥深积、河床千疮百孔、河岸垃圾成山,两条历史上充满诗情画意的河流,沦落为西安的“天然垃圾场”。

  正是因为开发建设基础之“低”,激发了创业者们理想之“高”——以生态建设为己任,让古城再现大水大绿。2004年9月,西安设立浐灞生态区,从此开启“河流治理带动区域发展、新区开发支撑生态建设”的奋斗征程。

  在最初的生态修复中,浐灞生态区提出“让河流休养生息”。他们通过取坑为湖、取陆作洲,实现湖中有岛、岛洲相连,日益改善区域环境。

  他们对堆积如山的建设垃圾进行加压处理,然后覆土绿化,使垃圾山变成了一个个美丽的桃花山、杏花山、樱花山。浐灞两岸,由此建设了国家湿地公园,雁鸣湖、桃花潭、广运潭等生态公园,一到春天,水清岸绿,姹紫嫣红。

  生态修复和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但包括土壤、水体、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生态要素的恢复,也包括不同层次、不同尺度规模、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恢复,需要付出巨大的财力、耐力和精力。浐灞生态区在生态治理中,坚持高标准规划、系统性修复,不惜把大把的钱“花在地下”。所有排污口接入污水处理、水循环利用系统;公园不仅建绿地,还要恢复原有生态系统;道路、河道遵循原有自然形态,绝不“裁弯取直”。

  2008年10月,浐灞生态区被原水利部正式批准为西北地区首个国家级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区域。2012年,浐河、灞河水环境恢复到地表三类水平,水域、绿色面积逐年扩大。2011年,以“天人长安·创意自然”为主题的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浐灞生态区举行,长安花开178天,1500多万游客徜徉花海,古城向世界展现了独特的魅力。同年7月,经原环境保护部批准,浐灞成为西北地区首个国家级生态区。

  昔日的“生态重灾区”,成功向“风景宜人地”转型。目前,浐河、灞河两岸增绿68公里,累计形成水面景观1.8万余亩,相当于120个兴庆湖的面积。站在长安塔上,烟波浩渺,白鹭齐飞,“长安回望绣城堆”,昔日胜景已然再现。

  生态“底线”——守好城市建设的生命线

  生态好了,城市发展的路怎么走?

  从生态“负数”走来的浐灞生态区,比别人更清楚“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不能走,明确提出“生态立区、产业兴城”的发展战略,坚持项目引入不能碰触生态“底线”,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的项目即使能创造再多的GDP,也坚决拒之门外。

  从此,浐灞生态区的产业都打上了“生态+”的印记,形成了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绿色产业体系。随着西安金融商务区获批为国家服务业(金融)聚集区,累计签约入区各类金融机构91家,灞柳基金小镇入驻企业200余家,有力提升了金融业的聚合力;欧亚创意设计产业园,成为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区;西安领事馆区获批建设,成为“一带一路”交往的重要窗口;欧亚大道星级酒店群、浐灞奥莱商圈、灞河旅游等商贸、旅游休闲产业已经成熟。浐灞生态区开始收获“生态红利”,区内经济不断向高质量发展。

  从产业基础薄弱,经济基础几乎为零,到2015年以来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7.6%,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40亿元,201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70%,50多家国内外500强企业等大型企业入驻……浐灞生态区用15年实际行动,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

  生态新“IP”——倡导绿色环保理念

  过去经济高增长带来的环境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解决起来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生态环境治理成效很难稳固,稍有松懈就有可能出现反复。正是基于对生态治理规律的清醒认识,浐灞生态区以身示范将环保引入生产、生活,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积极倡导环保理念。将垃圾分类理念带到校园教育中,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带动家庭参与。建立浐灞生态区“互联网+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展示和垃圾分类分拣中心,充分利用APP管理平台,通过网络积分兑换的办法推动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

  ——积极倡导清洁能源。积极推动清洁能源采暖,目前已初步形成以天然气为主体、4座污水处理厂污水余热利用和干热岩采暖为辅助的综合供热系统,每年减少燃煤使用量约1.8万吨。

  ——积极推动可再生资源利用。为了节约水资源,浐灞生态区进行了污水再生利用的资源化、效益化、产业化发展。目前,区内部分厕所用水、绿化带浇灌、世博园和桃花潭公园的水系补水,以及道路保洁和车辆冲洗都已采用再生水,年利用量达到1010万吨。

  浐灞生态区不仅构建起山水相融、城水相依、人水相亲的生态城市格局,还通过精细化、科学化管理降低资源能耗,引导居民追求绿色化、循环化、低碳化的生活方式,展现出引领生态城市风尚的绿色情怀。2015年底,浐灞生态区被国家发改委、原环保部等9部委批准为全国第二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试点。

  如今,在浐灞生态区的公园、码头,精彩的群众活动一个接着一个,滨水生态马拉松、灞柳诗词大会、水上帆船赛等吸引了大批市民,这里成为演绎时尚生活的生态新“IP”。记者 朱剑 通讯员 赵妍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