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奇舞蹈家杨丽萍:俄罗斯的芭蕾、音乐,都是非常深入人心的
15:07 2019年09月13日
中国舞剧《春之祭》在莫斯科大剧院拉开了第10届国际现代舞蹈节“DanceInversion”的帷幕。
这种"另类"的俄罗斯芭蕾舞经典剧目还从没有在俄罗斯出现过。1913年首次上演的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的芭蕾舞《春之祭》在中国大师的作品中具有了一种独特的东方韵味。作曲家何训田将大量藏族元素编织到自己的创作中,让人们对舞剧的音乐获得了的新的解读。总导演和编舞杨丽萍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专访时讲述了这部剧目的创作动机和过程。
杨丽萍说:"斯特拉文斯基的原著本身讲述的是一个部落的故事,讲述了一个祭祀活动,春天的祭奠。用一个少女来祭奠春天,给大家带来美好的祝愿。它跟我们云南白族的仪式很像,所以我在做这个作品的时候,就会和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原著很像。我们那边也是到春天的时候要找一个美丽的少女做祭奠,我们也有这样的仪式。"
舞剧情节是一幅幅斯拉夫多神教部落的生活画面,以献祭得重生。然而杨丽萍通过东方哲学的棱镜去观察这部俄罗斯经典芭蕾舞的内容,利用亚洲美学特有的艺术手法对其重新思考。
杨丽萍告诉我们:"因为斯特拉文斯基的原版才38分钟,不到一个舞剧的长度。因此我们就请了中国一个非常有名的作曲家叫何训田,他的音乐是藏族的风格,我们就用了很多西藏的元素,比如说六字箴言、红白蓝各种动物。一个动物有一个颜色,并且有一个神职。穿上衣服他们就是神,脱掉衣服就是普通人。其实神跟人是同一个,最终其实是要完成一个生命的过程。"
这部剧目讲述的是男女之间的和谐、生与死的关系。这里生与死是统一的,而主人翁为了未来的生命自愿牺牲自己。
正如杨丽萍所说的那样:"这些元素都是‘涅盘重生'。东方人都相信人死了之后,就像春夏秋冬一样,生命还会再来。所以这就叫做‘涅槃'、‘重生'、‘轮回',所以它是讲了一个整个的大的主题。而不是像原来的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到献祭就结束了,它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这部舞剧创作的理念,其实就像它的名字《春之祭》一样,与中国传统文化遥相呼应。中国人对春天有一种特殊的关系。这是一个诞生新生命的时刻,也是农历的第一个季节的开始。
杨丽萍接着说:"我们中国人觉得春天就是诞生、是美好的开始。就好像一个人生下来,然后到夏天成长,到了秋天成熟。万物都是这样,所有东西都是从种子、出生、成长、成熟直到死亡,最后落叶归根。人也是一样的,我们中国人是这么认为的。"
舞台上可看到象征着西藏咒语的汉字木板。它们按着一定的顺序排列,但只要给它们调换一下位置,画面就会随之改变。
杨丽萍解释说:"我们用坛城的方法来铺设这个祭台,用了六字箴言--‘欧玛尼拜拜哄',它是象征一种咒语,一种加持,帮助寻找到灵魂的安定。所以六字箴言是一个很美好的事情。"
杨丽萍作为中国芭蕾舞的传奇人物,当之无愧。年过60的她依然能以自己的纤柔、神秘、心灵的年轻以及为创作倾入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活力,让人叹为观止。
在回答用舞蹈语言讲述历史有多难的问题时,这位舞蹈大师凭借自己的丰富经验回答说:"通过肢体、情感、意向,视觉,整体把它们综合在一起。譬如说,我们所说的六字箴言、金色的碗、它是宇宙的极地,神仙住的地方,就好像是天堂。
"用这些元素来帮助人们解读一些比较深的东西。因为如果仅仅是靠跳舞的话,是看不出来这么多的,需要借助一些文化的符号,还要借助一些视觉、灯光等手段来辅助,所以这个舞蹈不光光是讲了一个女孩献出自己,而是讲了整个文化和灵魂。"
苏联著名芭蕾舞演员加林娜·乌兰诺娃曾给这位中国舞蹈家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杨丽萍也非常喜欢俄罗斯的民间舞蹈。杨丽萍认为,俄罗斯的芭蕾、音乐,都是非常深入人心的。
她告诉我们:"我们最早的时候在70年代就看过乌兰诺娃的演出,看过天鹅湖等很多名著,还看过俄罗斯的民间舞蹈。我也是跳民间舞蹈的,因为我是白族人,我没有系统地学过舞蹈,我是在村子里面跟村里的前辈学的,之后就成长起来。"
杨丽萍是中国当代最杰出最优秀的舞蹈家。她出生在云南省南部并在那里成长,是白族人。孔雀是白族人的象征。她表演得至今无与伦比的《雀之灵》中以惊人的、无人赶超的舞蹈,让她在世界一举成名。